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年来对质量与消费相关工作所作出的部分重要指示和强调(摘录)-凯发k8天生赢家一触即发
经济发展呈现出增长与质量、结构、效益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
紧紧依靠改革破解经济发展和结构失衡难题,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经济增长内生动力还不够足,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发展质量和效益不够高。
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上述主要预期目标,考虑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符合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际。
当前我国物质技术基础更加雄厚,产业体系完备、市场规模巨大、人力资源丰富、创业创新活跃,综合优势明显,有能力有条件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做好今年工作,一定要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要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要尊重经济规律,远近结合,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实现经济平稳增长和质量效益提高互促共进。
要分别提出工作思路和具体举措,排出时间表、路线图、优先序,确保风险隐患得到有效控制,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继续抓好“三去一降一补”,大力简政减税减费,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标达标,弘扬工匠精神,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
国有企业要通过改革创新,走在高质量发展前列。
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协调推进医疗价格、人事薪酬、药品流通、医保支付改革,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下大力气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难题。
坚持现行脱贫标准,确保进度和质量,让脱贫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
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进一步拓展开放范围和层次,完善开放结构布局和体制机制,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居家、社区和互助式养老,推进医养结合,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
2018年3月20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京闭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后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问。李克强总理强调要推进“放管服”改革,把民之所望作为改革所向,努力为市场主体优化营商环境,为人民群众提供办事便利。
记者在发布会现场深切感受到了总理深化改革的决心、强化监管的意志和关切民生的真情。
谈放宽市场准入,在6方面下硬功夫
所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在放宽市场准入方面,今年要在六个方面下硬功夫,你也可以把它形象地说成是六个“一”,那就是:
企业开办时间再减少一半;项目审批时间再砍掉一半;政务服务一网办通;企业和群众办事力争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凡是没有法律法规规定的证明一律取消。
现在我们开办企业的时间经过几年的努力,可以说已经降了不少了,但是全国平均还有22天,而在一些发达国家,只需要不到一天的时间。我们项目施工许可的办理时间就更长了,所以必须减繁。这六个“一”都是减,再加上减税、减费,这是动政府“奶酪”的,是伤筋动骨的改革。
重点要放宽服务业的准入。对于服务贸易,我们现在可以说是逆差,进一步开放服务业会付出一些代价,但可以促进提高我们产业的竞争力。下一步重点要放宽服务业的准入,比如说在养老、医疗、教育、金融等领域,我们会加大放宽准入力度,在一些方面逐步放宽甚至取消股比的限制。
我们的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制度会进一步进行调整缩减。今年及今后几年会逐步放宽准入。而且我们还要加快推进涉及外商投资的三个法律合并成一个基础性法律,以实现准入前国民待遇的承诺。
我们要见端知本,改革就是要把突破点逼近离市场、群众最近的地方。
谈市场监管,推进综合执法,避免多个“大盖帽”去管一个小商贩
当然,要放得开,还必须管得住、管得好。我们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就是要管住市场秩序,对那些假冒伪劣、坑蒙拐骗、欺行霸市,乃至于搞不正当垄断的,就要把它驱逐出市场,甚至严加惩罚,因为它妨碍公平、阻碍创新,也有悖社会道德。
市场活力和人文精神是相辅相成的。当然,我们加强监管,也要注意防止扰民。比如这次机构改革,我们就把涉及市场监管的一些部门合并了,推进综合执法,避免多个“大盖帽”去管一个小商贩。
“放”要放出活力,“管”要管出公平,“管”也是要触动利益的。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推进改革、做好政府工作,就是要为公、唯实、利民。我们要努力去为市场主体优化营商环境,为人民群众提供办事便利、敢于自我革命。只要是为了人民的利益,我们万难不辞、万险不避。
谈消费维权,公平竞争的市场给中国消费者以更多的选择
如果说中国的开放有新变化的话,那就是门会越开越大,中国经济已经深度地融入了世界经济,关上门等于挡住了我们自己的路。
一些市场热销的消费品,包括药品,特别是群众、患者急需的抗癌药品,我们要较大幅度地降低进口税率,对抗癌药品力争降到零税率。对于服务贸易,在养老、医疗、教育、金融等领域,我们会加大放宽准入力度,在一些方面逐步放宽甚至取消股比的限制。我们还会全面放开制造业。
我们的努力方向还是要使13亿人的市场成为中外企业、各类所有制企业都可以公平竞争的市场,给中国消费者以更多的选择,促使中国产品和服务升级,向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当然,金融领域也有一些违法违规行为或者规避风险的行为在兴风作浪。最近我们监管部门主动出手、果断处理,就是要让这些点状的风险不扩散,该戳的“脓包”还是要戳,否则也有道德风险。
而且在处理的过程中,我们也注意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积累了经验。未来有类似的问题出现,我们还会坚决地处置。
我们这次机构改革把银监会和保监会合并,也是要防止规避监管的行为发生,当然,还有一个老问题就是非法集资,政府会保持打击的力度,这里我也想说一句话,投资者千万不要听信那些非法集资者编造的竹篮子也可以打一筐水的神话。
谈产权保护,必须要尊重合同,弘扬契约精神
保护产权就是保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是保护生产力,我们对各类合法产权的保护一直是放在心头,而且逢难必解。
保护产权必须要尊重合同,弘扬契约精神,不能把合同当做废纸。的确,有些地方政府的某些行为不好,新官不理旧账,换了一个官,过去的合同就不算了,政贵有恒,你不能把合同当废纸,对此我们是坚决制止的,而且要予以处罚。
去年我们有关部门抓住几个典型案件,把涉产权的错案纠正过来,这也表明了我们的决心,就是要持续向社会发出信号,让恒产者有恒心,让投资者有信心,让各类产权的所有者安心,给所有合法产权所有者都吃上长效的定心丸。
我们还会全面放开制造业,在这方面不允许强制转让技术,我们将保护知识产权。
2017年9月6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的会场里,李克强总理谈起自己20多年前在国外一家陶瓷厂看到的场景。
“生产线上看起来好好的盘子,检验员当着工人的面砸在地上,因为花纹有一点点小瑕疵。他们说,我们的企业绝不允许‘次品’出厂。”总理说,“‘中国制造’走到今天,必须要树立这样的质量意识,不断提纯这四个字的含金量!”
当天会议确定推进质量认证体系建设的措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提升中国制造品质。李克强说,按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推行和强化质量认证这一市场经济基础性制度,有利于加强质量监管,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促进中国制造提质升级、迈向中高端。
他明确要求有关部门,要通过引导和强制“两手推进”质量认证体系建设,加强全面质量管理。
“政府要抓住关键,引导企业、培育市场。”总理说,“对涉及安全、健康、环保等产品实施强制性认证,同时采取激励措施,鼓励企业参与自愿性认证,推进企业承诺制,以接受社会监督。”
李克强强调,要强化监管,严格资质认定标准,加快推动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与政府部门脱钩,培育发展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清理整合现有认证事项,取消不合理收费。建立质量认证全过程追溯机制,严厉打击假认证、买证卖证等行为。要深化质量认证国际合作互认,加快建设质量强国。
李克强以他去地方考察所见举例说,一家企业研发出一款新型电瓶车,但对这一新技术,有关部门还没有制定相应的标准,这家企业尽管已在国外收获了不少订单,却唯独不能进入国内市场。
“所以我们一定要探索创新质量标准管理方式,对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实施审慎包容监管。”总理要求。
李克强说,推进质量认证体系建设要“实践好‘放管服’三个字”:“放”是要清理、整合、规范现有认证事项和收费;“管”是不断强化认证活动中的事中事后监管,促进提升中国制造品质;“服”要根据国情引导服务企业提高质量标准和水平。
“各部门要协同配合,一起努力,让‘中国制造’不仅有价格竞争力,更要有质量竞争力,不断打造提升‘中国制造’这块金字招牌!”总理说。(据中国政府网消息整理)
3月1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会见采访会议的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在回答《中国消费者报》记者提问时,李克强表示,我和大家都是消费者,都需要权益保护,要给优质产品“点赞”,把不良奸商“拉黑”。
“今天是3.15,总理您能给消费者说几句话吗?”记者会结束时,针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提出的问题,李克强回答说:“我和大家都是消费者,都需要权益保护,用网络语言说,我们要给优质产品‘点赞’,把不良奸商‘拉黑’。大家共同努力,让我们的优质产品一天一天多起来,让我们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摘录自工商总局官方网站)
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经过大会表决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出现多处修改,其中关于“全面提升质量水平”的部署出现两处重要修改:一处增加了“夯实质量技术基础,强化质量监督”;一处增加了“完善激励机制”。
表决通过后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全面提升质量水平”部分修改为:广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夯实质量技术基础,强化质量监督,健全优胜劣汰质量竞争机制。质量之魂,存于匠心。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完善激励机制,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2017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时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面提升质量水平。广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健全优胜劣汰质量竞争机制。质量之魂,存于匠心。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会议期间,各代表团认真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普遍赞同今年工作部署和安排。审议中,代表们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国务院认真研究,对政府工作报告作了进一步修改,共修改78处。大会主席团根据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和国务院作出的修改,代拟了《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并提请大会表决。(摘录自质检总局官方网站)
广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健全优胜劣汰质量竞争机制。质量之魂,存于匠心。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摘录自总理的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增加高品质产品消费。引导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扩大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实施范围,更好满足消费升级需求。(摘录自总理的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以先进标准引领消费品质量提升,倒逼装备制造业升级,是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动“中国制造”迈向中高端、夯实工业发展根基的关键所在。(2016年8月24日在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的讲话)
要把工业产品、消费品的标准和质量提升,与装备制造升级紧密结合,以消费市场向中高端发展引导带动装备制造企业主动提高设备产品的性能、功能和工艺水平。 要改变过去“有什么装备就生产什么”的旧模式,以消费品需求的升级,促进“中国制造”全产业链升级。(2016年8月24日在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的讲话)
科技成果不仅要转化为生产力,还要在市场上形成竞争力。这就要求企业不断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在世界打响自己的品牌。(2016年8月23日在江西南昌考察时的讲话)
6月26日,李克强来到飞鸽自行车天津胜利路体验店。这里摆放着不同档次、材质和性能各异的自行车。总理来到一辆碳纤维自行车前掂了掂重量,又亲自体验了一下这辆超级智能自行车的性能。他说,我愿为中国自行车做广告,更愿为“中国制造”智能升级“站台”。总理还说,希望你们打造中国传统企业的“百年老店”。发扬勇于创新的企业家精神,追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让老树不断发新芽,更加枝繁叶茂。(2016年6月26日在天津考察时的讲话)
坚持标准引领,建设制造强国,是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改善供给、扩大需求,促进产品产业迈向中高端。要提振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信心,支撑制造业提质增效,提升国际竞争力。(2016年4月6日在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的讲话)
质量发展是强国之基、立业之本和转型之要。各地区、各部门要大力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坚持改革创新,加强政策引导,把提升质量作为推动供给结构、需求结构升级的重要抓手,为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提供有力支撑;同时,要强化监督管理,健全质量标准,严厉打击各类质量违法行为,维护群众健康安全和合法权益。各行各业要向获奖组织和个人学习,弘扬工匠精神,勇攀质量高峰,打造更多消费者满意的知名品牌,让追求卓越、崇尚质量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价值导向和时代精神,为促进经济“双中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2016年3月29日对第二届中国质量奖颁奖大会的重要批示)
努力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突出抓好三个方面。一是提升消费品品质。加快质量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建立商品质量惩罚性赔偿制度。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二是促进制造业升级。深入推进“中国制造 互联网”,建设若干国家级制造业创新平台,实施一批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启动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等重大工程,组织实施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三是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启动新一轮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实施高技术服务业创新工程,大力发展数字创意产业。放宽市场准入,提高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生活性服务业精细化水平。(2016年3月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今天是“3.15”,是消费者权益日,不管网上还是网下的实体店,都要讲究诚信,保证质量,维护消费者的权益。(2016年3月15日在全国两会记者见面会上的发言)
加快培育消费增长点。鼓励大众消费,控制“三公”消费。促进养老家政健康消费,壮大信息消费,提升旅游休闲消费,推动绿色消费,稳定住房消费,扩大教育文化体育消费。全面推进“三网”融合,加快建设光纤网络,大幅提升宽带网络速率,发展物流快递,把以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兴消费搞得红红火火。建立健全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召回制度,严肃查处制售假冒伪劣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扩大消费要汇小溪成大河,让亿万群众的消费潜力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2015年3月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要面向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提升“中国制造”的品质和“中国创造”的影响力,大力研发新品、多出优品、打造精品。(2014年1月10日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
我们所追求的发展必须是提质增效升级的发展,提质就是要全面提高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环境质量,从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2013年12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尊重科学 尊重人才 尊重创新 尊重公平
开门建会 民主办会 服务立会 创新兴会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是由质量检验行业与质量领域的质量检验技术机构和专家学者、工作者,相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学术机构、企事业单位及质量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企业与企业负责人,与质量检验相关工作的社会各界相关人士等自愿结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具有社团法人资格。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宗旨
按照“服务会员,服务企业,服务政府,服务社会,服务消费,服务发展”的工作原则,贯彻“精业笃行,守正创新,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的工作精神,恪守“实事求是,尊重人才,创新兴会,服务立会”的工作风尚,落实“专业引领、学术研究,政策咨询、决策参考,科技普及、质量引领,信任传递、助力发展”的工作任务,遵循“质量检验、客观公正,规范市场、扶优治劣,服务企业、引导消费”的工作方向,坚持“专业化,技术化,社会化,服务化”的发展目标,引导各级质量检验机构发展壮大和行业自律,发挥政府和企业、行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工程质量进行社会监督,督促和引导企业积极参与质量提升行动、推进品牌建设;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质量发展潜力,不断增强人民对质量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本团体是相关政府主管部门联系质量检验行业、质量领域科技工作者和专家学者、广大企业及社会各界的桥梁和纽带,是质量发展与质量检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质量发展与质量检验行业高质量发展及质量提升推进、质量强国事业建设的重要社会力量。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职能简介
充分发挥质量专业社团组织的中介作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宣传贯彻质量领域的法律、法规、政策,组织质量和质量检验方面的标准研究、制定和技术开发,开展质量和质量检验方面的学术交流、技术培训和相关技术咨询与技术服务;切实发挥“质量检验,客观公正,服务企业,引导消费”的社会监督作用,抓好质量提升;精业笃行,扶优治劣,充分利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检院(所)和重点国家级质检中心与相关质检机构等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单位和技术机构会员单位的专业优势,组织开展“3•15”“质量月”等质量诚信主题(专题)宣传活动,对“全国质量检验稳定合格产品”进行调查汇总和展示公告,推广防伪溯源和质量诚信验证等技术应用,传递质量信任,引导质量消费,维护市场公平竞争,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加强市场引导,共筑质量诚信,推动质量社会共治共享;组织新技术、新产品鉴定和评审,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开展检验、鉴定、监理方面的咨询和服务;树立质量工作先进典型和质量诚信标杆,弘扬工匠精神,推广质量工作优秀示范的先进经验;承办有关政府部门(机构)交办和委托的相关工作;着力发挥全国质量检验行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科学求实,开拓创新,全面引领质量检验行业自律和健康发展;履行质量专业社团中介机构的相关职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大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督促企业履行质量主体责任,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大力营造“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浓厚氛围,合力推进质量社会共治,扎实推进质量强国建设。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凯发k8天生赢家一触即发的业务范围
(一)持续推进“三个转变”重要思想,助力提高中国质量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为中国质量走向世界提供服务,发挥质量检验对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为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健康发展服务;
(二)围绕质量发展与质量检验能力水平的提升和质量事业的整体发展开展相应的学术研究,推进行业交流,促进行业发展,助力“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质量工作格局,为构建新时代质量检验能力提升与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及质量发展新局面提供技术支撑和专业保障;
(三)紧紧围绕质量提升、质量发展工作大局和实施质量强国战略与质量检验行业建设,开展质量提升、质量发展与变革创新等调查研究,建立全国性的质量检验和质量发展学术交流、科普宣传和技术服务平台;
(四)加强质量检验与质量发展相关的理论研究,提高质量检验和质量发展研究的针对性、协同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促进质量工作队伍成长和质量检验行业能力提升;
(五)受政府委托承办或根据市场和行业发展需要,开展质量检验和质量发展与质量工作的宣传、咨询、培训和展览展示等活动,推广普及质量检验与质量知识,宣传贯彻质量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宣传质量检验与质量工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发挥社会监督作用,推进质量社会共治;
(六)推动质量检验和质量提升与质量发展战略的研究及学术交流,依照有关规定组织出版本团体学术性会刊及有关学术性、科普性刊物和书籍资料,为政府、社会和企业提供有关咨询服务与专业支持;拓宽舆论传播途径,建设本团体官方网站和相关业务网站;
(七)推行先进的质量检验检测和质量管理方法,开展检验检测能力与质量管理科学技术、方法提升的相关活动,提高质量检验、质量管理创新能力和全民质量意识;
(八)探索质量检验、质量管理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总结推广质量检验和质量管理经验,开展质量检验、质量管理和质量提升、质量发展与质量溯源、防伪验证等方面的技术咨询和服务与推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九)引导企业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支持企业做好质量基础工作,督促企业加强信用建设,推进企业重视品牌建设,促进企业注重质量发展意识并切实提高质量检验能力和质量控制水平,着力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
(十)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以及工程质量开展多种形式的比较试验、综合评价、体验式调查和第三方检验、鉴定、评估和监理,引导理性消费选择;
(十一)对损害本团体会员品牌和质量声誉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收集和反馈本团体会员和质量检验与质量工作者的建议、意见和诉求,关心和维护质量检验与质量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为本团体会员和质量检验与质量工作者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活动;
(十二)开展质量检验和质量学风评议工作,加强质量检验行业和质量发展研究领域学风与学术道德建设;
(十三)推动开展对本团体会员和质量政策法规与检验检测领域科技研究及实践运用工作者的考试及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兴办符合本团体宗旨并能够为本团体会员和质量发展事业与检验检测行业建设发展服务的事业及相关经济实体;
(十四)开展企业质量检验机构的评审,开展质量评估和推广质量保险业务,利用各种方式向消费者提供质量信息,宣传和普及质量知识和消费常识,传递质量信任、引导质量消费,为市场、企业和消费者服务,切实维护社会各界的合法权益;
(十五)组织开展质量检验技术、仪器设备、检验设施和质量检验标准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咨询、服务,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组织对其进行鉴定、评审和推广应用;
(十六)参与质量检验检测和质量管理、质量发展相关领域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与实施工作,并积极组织开展相关领域团体标准的制修订和实施工作,助力改革完善质量标准体系;
(十七)在业务主管单位和相关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加强本团体与境外质量检验和质量领域学术组织及质检机构与相关组织建立友好往来与交流合作关系,促进质量检验和质量工作与国际惯例接轨,拓展本团体国际合作的视野和平台,服务和推动中国质量、中国标准、中国品牌走向世界;
(十八)承担相关部门委托的质量提升、质量管理、质量发展与质量检验相关的有关工作。
备 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简称:市场监管总局)2018年4月正式成立之前,中国质量检验协会业务主管部门为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简称:质检总局)。